ASML財務長Roger Dassen則表示,中國客戶對公司積壓訂單的占比約20%。
但如果有足夠的用戶意見回饋,顯示這種廣告不會成為受歡迎的置入內容,那麼微軟可能決定在未來 Windows 11 版本移除這種廣告。此外,Windows 10 鎖定畫面和「開始」功能表也有促銷用途的資訊,因此未來出現在 Windows 11 不足為奇,「開始」功能表就會成為置入廣告的新版位。
▲ Windows 11「開始」功能表測試置入廣告。新一輪測試由微軟親自宣布,而且選擇用戶經常點擊的「開始」功能表。(Source:Windows Blog)微軟去年開始在 Windows 11 檔案總管內測試廣告,但在 Windows 11 測試版本停止這項測試林恩平表示,現在中階手機導入G+P鏡的開案數還很少,但預期下半年開始會小量出現。許多散戶投資人,也期待這個大趨勢,能讓大立光股價翻身,別再一直跌。
但法說前夕股價不給力,大立光今股價下滑65元、跌2.73%,收盤價2315元,遭伺服器大廠緯穎超車,退居台股第六。此外,大立光也規劃自製塑膠稜鏡,具備較輕等優點,也通過客戶測試,未來會視其意願決定是否導入。第五名為高通,銷售額下降 16% 到 309 億美元。
與韓系三星和 SK 海力士一樣,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也受記憶體市場不利影響,銷售額下滑 35% 到 167 億美元,從 2022 年第七名跌到第 11 名。第七名為韓國記憶體大廠 SK 海力士,銷售額下降 28% 到 250 億美元。其他台系廠商還有第 14 名聯發科、第 22 名聯電。晶圓雙雄另一家廠商聯電排名 22,銷售額 71 億美元,下滑 24%。
中國唯一進入 Top25 的是代工廠中芯國際,銷售額下滑 13% 至 63 億美元低空排在第 24 名。第二名是常居榜首的英特爾,2023 年銷售額下降 14% 到 515 億美元。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() { googletag.display(div-gpt-ad-1703223425197-0); }); 要躋身 2023 年全球 Top25 半導體供應商名單,銷售金額要達 59 億美元,含晶圓代工廠。第八名為處理器大廠 AMD,銷售額下降 4% 到 227 億美元。排名以銷售金額比較,產品類別包括 IC 和 O-S-D 元件(矽光子、感測器和分離元件)。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2023 年銷售額較前一年下滑 9% 到 693 億美元,但仍居榜首。
The McClean Report 最新 2023 年全球 Top25 半導體供應商排名,台積電拿下龍頭,超越英特爾與三星。第三名是 2022 年登頂的三星,一口氣滑落兩名,原因是記憶體市場低迷,使 2023 年銷售額下降 34% 到 509 億美元。聯發科排名 14,銷售額為 138 億美元,下滑 25%。第六名為博通,銷售額成長 12% 到 300 億美元。
四到十名依序為 2023 年超熱門企業輝達,提升四名,銷售額翻倍成長 102% 達 496 億美元。第九名和第十名都來自歐洲,分別是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,銷售額分別成長 10% 和 7% 到 174 億和 172 億美元
不過,黃仁勳當時也強調,輝達目標是販售整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、而非個別晶片。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() { googletag.display(div-gpt-ad-1703223425197-0); }); Barron’s報導,KeyBanc分析師John Vinh相信,輝達發表Blackwell GPU(B100/B200)之後,有望迎來全新的客戶升級循環,不但有望帶動出貨成長、均價更將上調40%。
輝達執行長黃仁勳(Jensen Huang)3月19日接受CNBC專訪時曾表示,最新一代AI GPU每顆成本為30,000~40,000美元。輝達預定5月22日公布財報,屆時將提供Blackwell晶片最新的需求預測區間。首圖來源:輝達)延伸閱讀:黃仁勳:新 AI 晶片 Blackwell 成本約 4 萬美元,資料中心看俏。(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。Materne認為,輝達不單是半導體業者,已建立由晶片、硬體及軟體組成的生態體系,具備關鍵優勢,營收潛力十足。Materne表示,看衰輝達的空方擔憂,輝達繪圖卡定價是英特爾、超微CPU的25倍,不會被市場接受。
MarketWatch報導,Evercore ISI分析師Kirk Materne 16日認為,華爾街低估了輝達龐大生態體系的發展潛力。分析師估計,H100每顆成本介於25,000~40,000美元。
輝達16日聞訊上漲1.64%,收874.15美元。他因此將輝達投資評等初步設定為「表現優於市場」、目標價1,160美元。
他將輝達投資評等維持在「加碼」、目標價為1,200美元。然而,這就好像把高通(Qualcomm)定價150美元的驍龍處理器拿來跟1,500美元的iPhone比較。
Vinh預測,輝達的第一季(2~4月)營收有望達256億美元、每股盈餘上看5.81美元,高於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測的244億美元、5.53美元。他說,輝達資料中心相關營收之所以高於英特爾(Intel Corp.)及超微(AMD),是因輝達販售主機板和機櫃(box),英特爾、超微則是晶片。Materne直指,世界每15~20年就會迎接全新「運算時代」,通常是由一家垂直整合的生態體系業者獨霸。這暗示晶片的定價將跟前一代H100差不多。
輝達(Nvidia Corp.)獲得分析師看好 Blackwell 架構繪圖處理器(GPU)有望提振營收、盈餘,產品均價漲幅有機會達四成Materne認為,輝達不單是半導體業者,已建立由晶片、硬體及軟體組成的生態體系,具備關鍵優勢,營收潛力十足。
他因此將輝達投資評等初步設定為「表現優於市場」、目標價1,160美元。然而,這就好像把高通(Qualcomm)定價150美元的驍龍處理器拿來跟1,500美元的iPhone比較。
不過,黃仁勳當時也強調,輝達目標是販售整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、而非個別晶片。他將輝達投資評等維持在「加碼」、目標價為1,200美元。
這暗示晶片的定價將跟前一代H100差不多。輝達(Nvidia Corp.)獲得分析師看好 Blackwell 架構繪圖處理器(GPU)有望提振營收、盈餘,產品均價漲幅有機會達四成。首圖來源:輝達)延伸閱讀:黃仁勳:新 AI 晶片 Blackwell 成本約 4 萬美元,資料中心看俏。Vinh預測,輝達的第一季(2~4月)營收有望達256億美元、每股盈餘上看5.81美元,高於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測的244億美元、5.53美元。
輝達預定5月22日公布財報,屆時將提供Blackwell晶片最新的需求預測區間。(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。
分析師估計,H100每顆成本介於25,000~40,000美元。他說,輝達資料中心相關營收之所以高於英特爾(Intel Corp.)及超微(AMD),是因輝達販售主機板和機櫃(box),英特爾、超微則是晶片。
Materne直指,世界每15~20年就會迎接全新「運算時代」,通常是由一家垂直整合的生態體系業者獨霸。MarketWatch報導,Evercore ISI分析師Kirk Materne 16日認為,華爾街低估了輝達龐大生態體系的發展潛力。